21
2016
06

跑步的励志故事,看完我掉眼泪了

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,讲的是一个不停奔跑的老人的故事。澳大利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超长距离跑步比赛,参赛人员要从悉尼跑到墨尔本,全程约875公里,是世界上最艰苦的比赛之一。比赛耗时5天,吸引着许多世界级的运动员参加,这些运动员年龄通常在30岁以下,经过了专门的训练,背后还有耐克这样的大公司资助。然而,1983年,有一位61岁老人的出现,使得这个比赛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。这位老人名叫克里夫·扬。出现在起跑线上时,克里夫穿着一身工装,脚上则是一双工作鞋。观众们起初以为克里夫是一名观众,当他走向工作台检查号码并来到运动员中间时,人们无不表示震惊。
20
2016
06

你我相遇,这本身就已足够幸运

我以前是一个特别恋旧的人,这一点从我日常使用的物品就可以看得出来。一条裤子,我能从高一穿到大学快毕业,裤脚踩破了好几条缝,才决定把它丢掉。我买的书,也会不远千里从福建背到北京,过了四年,再原封不动的把它们全背回来。还有指甲剪、刮胡刀,甚至是一支笔,它们陪伴我的时间都在7年之上,除非我弄丢了,否则很少会去更换。这样的例子,在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。在情感方面,我也特别执着。如果你这个人看起来不错,值得深交,我就会在认识你的时候表现得特别热情,直到我觉得我们之前的友情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破坏为止。但或许也正因于此,我变成了一个害怕面对离别的人。
19
2016
06

别让自己一直停留在“舒适区”

家里开的净水器店一直想招个女业务员,工作挺简单,大部分时间留在店里做下内勤,招待上门的客户,只有店里出去做大型活动时偶尔需要帮下忙。我们给出的底薪不算低,加上最低的业务提成,也比当地平均水平高一些,每天工作八小时,时间比较弹性,相对自由。但是快一年了,一个都没招上。中间有几个女孩来试过一两天,很快就表示胜任不了。一个在本地一家食品公司负责招聘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公司的车间工人工作时间长,每天三班倒,很多时候还要上夜班,工资也就是当地的平均水平,但是前来应聘的女生应接不暇,我百思不得其解。朋友微微一笑:做你们这行业的需要学习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需要不断学习,每月有最低的销售任务,现在有些人宁愿选择工资低点、很机械的工作,也不愿做需要很多脑力和能力不断去学习的工作。
18
2016
06

最厉害的人,是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

林肯做总统的时候,陆军部长向他抱怨受到一位少将的侮辱。林肯建议对方写一封尖酸刻薄的骂信作为回敬。信写好了,部长要把信寄出去时,林肯问:“你在干嘛?”“当然是寄给他啊。”部长不解地问。“你傻啊,快把信烧了。”林肯忙说:“我生气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,写信就是为了解气。如果你还不爽,那就再写,写到舒服为止!”心里产生负面情绪,需要疏导发泄,像林肯就用了写信的方法。中国古人的境界要高一点,比如像孔子,直接就是“恕”字待之,恕己恕人。做不到这么高境界,就找一件事倾泻所有情绪。清代作家李渔的方法是写字,“予无他癖,唯有着书。忧籍以消,怒籍以释。”郑板桥更加直接。当他受官场挤压、郁郁不得志时,就提笔画竹。画完以后,心理舒坦了,画艺也越发纯熟,一箭双雕。没有人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绪。真正能干的人,是时刻留意不要让自己栽在坏情绪中。
17
2016
06

你的最大痛苦是:懒虫却盼巅峰

表哥最近遇到些儿坎,大把的时间都在做他的坏情绪垃圾桶。从N年前的高考发挥失常、报志愿又失误,成绩一直很好最终却上了非理想的学校,从此一切都在崩坏。比如,985、211大学考托福出国成风,而自家的烂学校就没听说有谁出国留学的,要是上了好大学,说不定跟着大部队翻翻书,也镀金去了。比如,毕业时眼高于顶,报考公务员岗位太热门失败,可恨有些分数比自己低的同学,都坐办公室了。比如,当年房价低,可赚得少,家里底子薄也帮不上忙,错失入房市的好时机,过了几年股市大牛,傻子都赚得盆满钵满,可自己钱都押房子上了。只能眼看着那些幸运儿低价买了房,牛市翻几番。总之一句话:万般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。

16
2016
06

让日常,不寻常

多年前认识小曾,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。第一次去小曾家,就留下深刻印象:还没在沙发上落座,一大团白色长毛物体蹭一下跳起来,她的宠物猫跳出玄关,自己蹦到门把手上打开防盗门,闪电一样不见踪影……看我讶异的表情,小曾淡淡地说:“它不喜欢来客,自己散步去了。”小曾端来现磨黑咖啡,我要糖,她说我家没有糖;我要奶,她说我家没有奶。瞬间明白,完蛋,就像别人递杯红酒,你非要雪碧勾兑,肯定触犯了一个自己烘咖啡豆磨咖啡豆的手工艺者的底线。

15
2016
06

让你的兴趣,成为你的本事

有位读者在公号后台留言:“我现在28岁了,很迷茫。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没有意义,一起毕业的同学们,各有各的成就,有体面工作的,也有创业成功的,娶妻生儿,小资的生活惹人艳羡,但我什么都没有。自己这些年来,也错失了很多好的机会,现在做什么都不是,工作没有前途。而且,现在也接近三十,一切都太晚了,什么都没办法改变,很讨厌这样的自己。”其实,我一直都很恐惧未来的自己,会处于这种状况,工作不上不下,找不到人生的意义,发现不了生活的乐趣,随着年龄的增长,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人都活得很好,至少是表面上的好,已经够虐心的了。我一直都很恐惧,所以一直告诉自己,要努力赚钱,要把每一天的生活都过得有滋有味。张爱玲说,出名要趁早。其实最后出不出名根本就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的过程,这份对成功的渴求,已经是这段艰辛道路上最有效的兴奋剂了。
14
2016
06

视频: 微电影《爱在达州》最终版

微电影《爱在达州》由达州网、凤凰山下、达州发布联合出品,讲述了一对异地恋人分手后彼此恋恋不忘,最终缘系达州、情定相守的故事。献给青春,献给爱情,献给我们深爱的达州。小木与小雅原本同在北京打拼,然而,小雅因不适应北京快节奏生活,与小木分手回到家乡达州。一年后,小木恋恋不忘女友,来到达州,游览小雅曾提及的那些地方……这一年,小雅通过跑步验证与小木2000公里的“爱情距离”。最后,小木因达州的恋人、美食、美景和发展前景,选择了定居达州。

14
2016
06

你所谓的迷茫,说到底,就是懒!
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,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这可以理解成为矫情,也可以深层次的理解成所谓的迷茫。记住,无论是青春还是年华,一旦和迷茫扯上关系,接下来,坐以待毙,甘心平庸,就会成为主旋律,如病毒一样侵袭每个人。我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;大学毕业后,步入社会,走入职场,顺理成章。有一天,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,讲述着自己的困惑,对未来的迷茫。大概的内容总结起来是这样的;第一;在单位没有存在感,工作乏味,赚钱不多。第二;不是很喜欢这个职位,和自己的专业不对口,没有那么多兴趣爱好。第三;每天工作内容是不少,但都是细如牛毛的小事,没什么意义。第四;觉得领导是难为自己,他们也没有什么真才实学。说实话,我听的有点累,但我还是耐心的听到最后,给出真心实意的建议。那就是;别扯迷茫,你就是懒,说到底。

13
2016
06

我们努力,是为了有底气拒绝自己讨厌的一切

我专科毕业,找工作找得焦头烂额。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里,连高学历的人找工作都找得战战兢兢,动不动就是TOP 5的,读博的,海归的,他们都踩着别人的失败往金字塔顶端爬,日夜不歇。我知道自己条件不好,高薪的工作是不指望了,于是拿很微薄的收入,在这个高楼林立的城市缝隙,跟随波逐流的人生艰难抗衡。住的地方离公司远,每天十点到家,第二天早上五点起床,月末了房租一缴,工资就所剩无几了。水电都是掐着指头用的,我为了省电,夏天连电风扇都不敢用,洗澡也都设着闹钟来。说起来很夸张,但这是真的。我不想回家乡。回到那个小村落,人生的轨迹一想便知,就是重复我长辈们世世代代所遵循的。但那有意义吗?就是做个抱小孩的家庭主妇,然后跟别人一起织着毛衣嚼舌根,把一生交付给狭窄的家,最后彻底长大成人,变成可以磕着瓜子催促晚辈“别挑了,快点结婚”的那种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