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
2016
06
工作了,还努力学习的意义在哪里?
26
2016
06
别再焦虑了,你真的不是一个人在苦逼
25
2016
06
让你流泪的不是毕业,而是无法再重走一次的青春
又到六月,又到毕业季。毕业的时候,是有鸣蝉、西瓜和蒲扇的夏天。这样热情的温度,似乎不适合伤春悲秋,也不适合开口说再见。一切游乐场所都被欣喜若狂的高三毕业生占领,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冲淡了离愁别绪,寒窗苦读十余年的苦闷都被他们抛到脑后。而大学毕业生却在感伤地给行李打包,挨个和昔日打架争吵的室友讲和、拥抱,喝得烂醉是他们对青春的祭奠。但你知道吗,无论是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,不仅是拥抱未知的新生活,也代表着我们一次又一次,与青春和回忆告别;与原本亲密无间,此后却可能南辕北辙、永不相见的人们告别。毕业季,就是离别季。
24
2016
06
下班后的生活,决定了你能走多远
繁华又迷茫的都市,有多少人真正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,又有多少人是先谋生,再谋爱?几年前,同事小方和我一样,在这座城市里当英语老师。白天上课晚上备课,生活像上了发条,虽累,但重复着。可是,几年后,小方依旧在上课,每天十个小时,从早到晚,连上课内容都一样,而我成功转型成了导演、作家。我不是炫耀,只是每次小方跟我见面时,我都会受不了她跟我有以下这段对话。她说:“你运气真好啊,赶上了我们国家文化大发展的时候,才能顺利转型。”我说:“小方,这世界上没有毫无理由的横空出世,我还是很努力的好不好。”小方说:“你哪里努力了,你就是聪明。当年我们每天都被课程安排得满满的,回到家不是直接睡觉就是看看电视就睡了,你竟然能辞职后这么快就换了轨道,竟然干得还不错,不是聪明是什么?”每次说到这里,我都摇头,不知道该如何接,她的话让我觉得“聪明”是贬义词。
23
2016
06
所谓的牛逼,都是用苦逼换来的
Amy在演讲台上分享她个人的创业经历,主要讲的是她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广告从业人员,到现在成为活动策划公司的CEO。公司目前在上海很火,承办各大活动,市里的高层领导也曾去参观过。因为公司办得出色,Amy还上过新闻联播。演讲快结束时,我听到旁边一对男女在议论,男的小声说:“这种公司很好办的,要搞活动就是雇几个人,搭几张桌子的事儿。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。”听到这话,我心里真觉得堵了块石头,因为简单粗暴的评论能把人的努力在瞬间贬得一文不值。
22
2016
06
健身和读书,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
F没有出生在一个有着强硬背景的家庭,她上了大学以后便开始立志要读研,去更好的学校,过更好的生活。于是她从大一开始便积极准备有关考研的一切事宜,在基础课程与专业知识方面她学得比宿舍任何一个人都刻苦,每天早出晚归,特别是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,深夜了还在挑灯夜读。我们所有人都觉得她肯定会考上,但偏偏,已经过了初试的她,止步在了复试的面试这一步。F觉得无比郁闷,我们也都用“名校的面试都是有本校保护的,其实外校,很正常嘛”这样的话来安慰她。